巴士会员:百里芜虚 【PLAY MAX】
论坛上经常有人询问如何区分游戏版本的问题,其实除了按照区码来区分外,还有一个很直观的方法就是通过游戏封面左下角的分级标志进行区分,考虑到可能并非所有人都对其有所了解,故在这里做一个简单的介绍,希望能对大家鉴别/挑选游戏有所帮助(部分资料来自WIKI)。
包括SONY、微软、任天堂三大主机制造商/软件供应商以及各大发行出版机构在内,当它们要在北美、欧洲和日本这几个主要游戏市场销售游戏时,都必须接受该地区的评级机构的分级——基本上这三个地区的评级机构的标准大同小异。
北美地区采用的是ESRB(Entertainment Software Rating Board 娱乐软件分级委员会)评级;
欧洲地区采用的是PEGI (Pan European Game Information 泛欧游戏信息组织)评级;
日本采用的是CERO (Computer Entertainment Rating Organization 电脑娱乐分级机构)评级。
首先介绍的是北美地区的ESRB分级。
ESRB于1994年由娱乐软件协会(Entertainment Software Association;ESA)成立。
ESRB使用以下标志对游戏进行分类:
eC(Early Childhood)幼儿:其中内容适合3岁或以上的儿童。
此类游戏非常稀少,只查到在NGC和PS2平台上有过一款叫“探险者多拉:紫色星球之旅”的游戏……
E(Everyone)所有人:其中内容适合6岁或以上的玩家,包含少量幻想或适度暴力或轻度的不良语言。
ESRB-E级游戏举例:小小大星球、GT赛车等。
E10+(Everyone 10+)10岁以上,2005年4月新增的级别,包含卡通级的暴力和最低限度的争议内容。
ESRB-E10+级游戏举例:3D点阵英雄、乐高印第安纳琼斯、像素垃圾、三位一体(Trine)等。
T(Teenager)青少年(13岁及以上),包含少量暴力、轻微粗口、争议主题和粗鲁幽默。
ESRB-T级游戏是游戏市场的主力军,各大游戏厂商都会针对该年龄层制作各种游戏,一些有“擦边球”嫌疑的游戏究竟会被评为“T”级还是被评为“M”级,从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到游戏的销量,所以游戏厂商、ESRB和家长三方之间的口水战也是屡见不鲜,通常原因是家长对一些“过界”游戏得到了ESRB的“宽大处理”感到不满、ESRB对游戏厂商施加压力而游戏厂商对各种“神经质”的“修改要求”感到不厌其烦,等等。
包括最终幻想XIII(美版)、波斯王子、各种无双以及球类/滑板运动游戏在内作品都属于T级。
M(Mature)成年人(17岁及以上),包含暴力、血腥、性、脏话、宗教等内容。
ESRB-M级游戏代表:战神、生化危机、忍龙、猎天使魔女、但丁地狱、暴雨等。
AO(Adult Only)仅限成人(必须18岁及以上),包含强烈的暴力倾向、令人不适的血腥场面、明显的性和裸露场景。在本世代的三大主机上并不存在AO评级的游戏,因为索尼、微软和任天堂都不批准该级别游戏的开发和销售权,目前已有的AO级游戏绝大多数出在PC和MAC平台上。
RP(rating pending)待分级。这个标志通常会出现在游戏厂商对游戏进行前期宣传时放出的试玩、预览、PV片段中,表明正在接受ESRB分级,最终零售版上是不会有这个标志的。
厂商需向ESRB提交一份包含完整游戏内容的拷贝,ESRB评审小组通常由三人组成,这三人的身份会被严格保密且不能与游戏行业有丝毫关系,当三人对该游戏的评级无异议后会提交给ESRB总部,游戏厂商不得隐瞒任何不利于评审的内容,否则会遭到处罚,最严重的情况可能会导致游戏被禁止上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