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Apple>iPhone>  
纽约时报:Gizmodo借iPhone原型机设局!
时尚网

美国《纽约时报》网络版今天刊登署名大卫·卡尔(David Carr)的文章称,Gizmodo对iPhone原型机的报道存在很多争议,一方面是因为花钱买新闻的做法有违传统价值观;另一方面,则是因为该网站的 报道并没有集中在iPhone原型机本身,而是采用一种“离题”的策略,将读者引入了一个“圈套”。以下为文章概要:

真正的价值在于营销

众所周知,广告主需要花钱才能够吸引点击率。但当网络发布商也开始为点击付费时,又意味着什么呢?我的意思是说,当一家网络媒体无法抗拒内容的 诱惑,而付费对其报道时所采取的透明而大胆的战略。

故事的主人公是Gawker Media创始人尼克·丹顿(Nick Denton)。上周,丹顿高兴地买到了一部被遗失在加州某酒吧中的iPhone原型机,将其拆解并对内部构造进行了研究。随后,他在Gawker Media旗下的科技博客Gizmodo上小心翼翼地透露了一些风声,直到获得了4倍于平时的访客(360万)后,才将这部iPhone原型机的完整信息 公之于众。

为了得到这部iPhone,丹顿花了5000美元。那他最终得到了什么呢?有报道称,根据该网站的广告费率,360万独立用户访问量的价值约为 20万美元,但是Gizmodo的所有广告都采用了预售制度。柯达成为上周一的幸运儿,该公司在此之前已经独家买断了Gizmodo当天的广告。

丹顿自己则估计,在将法律费用、为编辑提供的奖金以及为支持额外流量而花费的带宽成本计算进来之后,实际的总花销为2万美元。

但实际的数字或许会更高。上周有报道称,硅谷当地警方正在考虑是否对此案提起刑事诉讼。

丹顿在通过某即时通信软件聊天时表示:“任何的流量飙升都一样,要么是浪费钱,要么就是对广告主的奖励。真正的价值在于营销。”

像买东西一样买新闻?

这一点的确得到了很好的印证。上周,美国各大新闻媒体都不约而同地提到了Gizmodo。CBS明星主播大卫·莱特曼(David Letterman)甚至专门为那位丢失iPhone的工程师列出了十大辩护理由 (其中多数为搞笑内容)。

“说实话,这是我最不关心的一类事情,”莱特曼说,“这对我的生活有影响吗?没有。这对在座各位的生活有影响吗?没有。它根不会影响到任何 人。”

但事实上,这种说法并不完全正确。人们的确在意这件事,因为这是花钱买来的新闻。这并非Gawker Media第一次花钱买新闻。2007年,该公司下属的女性网站Jezebel就曾花费1万美元寻找独家新闻线索。

丹顿对此毫不掩饰,反而非常得意:“如果新闻组织对获取信息的方法持开放态度,有什么可以指责的呢?”他补充道:“(其他媒体)只会因为花钱买 新闻而陷入困境,这是因为他们早已建立起了声誉,而且扭曲了自己。”

丹顿表示,大家已经习惯了八卦网站花钱买新闻,也习惯了一些周刊以图片费为名花钱买新闻。他认为,由于独家新闻已经变成了稀缺资源,因此争夺战 术将会遍及各个领域。他说:“网络记者应当反应迅速、喜欢竞争、冷酷无情,而且还要善于制造轰动效应,并且几乎可以不惜一切代价撰写报道,这一点不难想 象。这会有些混乱,但的确很有趣。”

我同意这会很混乱,但却看不出究竟有多少乐趣。假如除了笔记本电脑以外,记者还需要拿着一袋钱去采访,世界将会变成什么样子?网络新闻都追逐轰 动效应,而且从理论上讲,每当一个网站流量飙升时,都会导致广告费率基础的提升。

Gawker Media又对流量有何偏爱之处呢?该公司设计了一个名为Big Board的监控系统,专门用于监测写手及其文章的实时独立用户访问量。丹顿说:“当写手的名字出现在Big Board上时,即使数据没有任何变化,你也会发现他们有时会在那里驻足良久。”

曾在Gawker Media工作多年,后来创办了博客网站Awl的科瑞·斯查(Choire Sicha)说:“丹顿很清楚新闻的价值,他认为新闻也是一种商品。因此花钱找人来帮助你获得这种商品就成了理所当然的事情。”

不仅Gawker Media,很多大型媒体也很看重流量。例如,《纽约时报》网络版也在首页设置了“最多浏览”一栏,用于追踪读者和员工最喜欢的文章。

离题的“圈套”

对新iPhone原型机的报道确有一定的价值,而且能够吸引苹果竞争对手的部分注意力。但作为一条新闻,却无法给世界带来任何改善作用,甚至也 算不上太有趣的信息。当然,对于苹果的竞争对手而言,这一信息非常有商业价值,也的确吸引到了一批读者。但有关这款手机的报道最终却似乎有些离题。

资深博客作者、Kinda Sorta Media创始人雷克斯·索格茨(Rex Sorgatz)说:“其他任何一家新闻机构都会以手机本身为主题进行报道。但手机本身只是一款乏味的硬件。这款原型机不过是把外壳增加了一些直角设计并 添加了两个音量键而已。而在丹顿手中,却引发了一连串的疑问:他们怎么得到这款手机的?从哪里得到的?他们花钱了吗?花了多少?”

所以,数百万的读者表面看来是在关注手机,实际上却陷入了一个“圈套”。Gawker Media榨干了所有有价值的信息。正因如此,Gawker Media才击败了竞争对手Engadget,后者拒绝为此付费。现在,报道的重点开始转向Gawker Media如何买到这款原型机,以及此举是否合法?是否有违道德?或者,仅仅是一种商业策略?

最终,苹果致电Gawker Media索要这部原型机。但Gawker Media却坚持让苹果出具正式的信函,并由Gizmodo发表出来。最后,Gizmodo还不忘替那名丢失iPhone的工程师求情,让苹果放过这名可 怜的员工。最后这部分内容还真是温暖人心啊。


下一篇:没有了
 
 
延伸阅读
热点·今日头条

精彩推荐

热门视频 HOT VIDEO

移民到空轨大陆!?清新漂亮《初音未来
综合资讯 FORUM

美图下载 DOWNLOAD

《风云2》公映 特效将现次世代网游点评几款网游中最能囧人的征婚法子
台湾电玩新公主!瑶瑶众师妹如此甜美毕业那些年!一部让所有人流泪的漫画
这些经典有所怀念吗? 葫芦娃VS本拉登网博会火辣showgirl 使猛男鼻血狂流
   
广州汽车网 北京汽车网 上海汽车网 杭州汽车网 厦门汽车网 大连汽车网 北京现代 比亚迪 海马汽车 东风日产 东风标致 长安福特 吉利 长城汽车 别克 汽车保险

Copyright 2004-2009 52384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网站由52384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