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游戏巴士

“儿童暴动”以后 由《摩尔庄园》事件引发的联想

发表于:2024-11-18 作者:
编辑最后更新 2024年11月18日,一款儿童网页游戏惹得沸沸扬扬,从侧面反映了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碰撞与摩擦。对于《摩尔庄园》来说,站在风头浪尖的感受不是那么好受。因为儿童“网瘾”问题,《摩尔庄园》被央视两度点名,让汪海兵多少有些尴尬。但随之而来的“儿童

一款儿童网页游戏惹得沸沸扬扬,从侧面反映了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碰撞与摩擦。对于《摩尔庄园》来说,站在风头浪尖的感受不是那么好受。因为儿童“网瘾”问题,《摩尔庄园》被央视两度点名,让汪海兵多少有些尴尬。但随之而来的“儿童暴动”则令无数大人们更加汗颜。


创立《摩尔庄园》之初,汪海兵或许没有想到今天它会被如此地“关注”。

导火索:3000万孩子的“开心网”

严格来说,《摩尔庄园》并不是一款单纯的网络游戏,而是一个针对7到12岁儿童的网络虚拟社区。淘米科技的数据称,目前他们已经聚合了3000万儿童用户。

小玩家们在这里化身成一只名为“摩尔”的大红鼻头鼹鼠,带着宠物“拉姆”上课学技能,玩拼图、种菜、泡泡龙之类的小游戏,完成各种任务;并通过这些行为获得“摩尔豆”——《摩尔庄园》里的货币,可以购买各种服装道具,打扮自己或装饰自己在游戏中的家。在这个虚拟世界里,甚至有一本类似邮购商品目录的《摩尔时尚》。与此同时,玩家们还能在游戏中结交朋友。


小朋友们的《摩尔庄园》,令无数儿童热衷上网活动

实际年龄只有8岁的“小闹钟”,5个月前开始接触这款游戏,除了周一和周五,她每天能玩两个小时左右,不过中间必须有间断,“因为爸爸说连续玩对眼睛不好。”她喜欢摩尔服装店的漂亮衣服和家具,还在游戏里认识了一些同学之外的朋友,“小闹钟”称他们为“挚友”,“他们对我很好的,没有恶意。”小姑娘说。

除了游戏本身,小玩家们还发掘了不少周边乐趣,比如“开店”给其他“摩尔”搭配服装或者根据游戏情节编写小说。在百度“摩尔庄园”吧里,一个小玩家从7月中旬开始连载自己编写的游戏故事,现在已经更新了35章,每一章都在千字以上,点击率超过27万次。故事的主题是“王子与公主”型的童话,情节比《灰姑娘》和《睡美人》稍微复杂那么一点。

不过,孩子们在虚拟社区中的安全系数可能仍有问号。在《摩尔庄园》里,小玩家们有机会结交到全国各地的朋友。由于无法验证身份,成年人也同样可以注册《摩尔庄园》,只需要不到30秒的时间,就成功拥有了一只穿宝宝装的小鼹鼠。尽管游戏会通过签署公约等方式告知小玩家不要透露自己的个人信息,但是一则免费送“超级拉姆”的帖子就能得到许多小玩家的账号和密码。

共2页上一页12下一页 #p#副标题#e#

调查起因

9月22日,国内首家专注于儿童与网络研究的学术机构——“儿童与网络研究实验室”在上海成立,发起方分别是复旦大学媒介素质研究中心和上海淘米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淘米科技),后者正是最近饱受争议的儿童网络游戏《摩尔庄园》的运营商。同一天,央视新闻节目《东方时空》炮轰《摩尔庄园》,引用一位家长的说法,称这款游戏令儿童沉迷,并鼓动儿童为游戏道具花钱。

这是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央视新闻节目对《摩尔庄园》的第二次负面报道。此前,央视《朝闻天下》在8月底报道了同样内容的新闻,结果当天就发生了百度“朝闻天下”贴吧被小玩家们“组团爆吧”的事件。这次“爆吧”,不仅引起了人们对儿童网络社区的关注,还使得被忽视已久的低龄网民群体浮出水面。

遭遇战:小玩家“爆吧”

抗议大人主宰

“爆吧”,是指出于蓄意捣乱或发泄情绪的心理,在贴吧里不停发布无内容的废帖,使他人的正常发言无法进行。最早起源于在网络上流行的页面聊天室,被称为刷屏。在百度的贴吧“江湖”里,“爆吧”事件时有发生,李宇春、东方神起、杨丞琳等贴吧都曾有过类似遭遇。而这一次,人们被部分小玩家表现出的愤怒所震惊。


“爆吧”行为,折射网络的负面影响以及波及到儿童身上

8月27日,央视《朝闻天下》栏目点名曝光了一款流行儿童网络游戏《摩尔庄园》,借专家之口指其“削弱青少年的意志力”。报道随即引起此款游戏部分玩家的不满 。小玩家们在央视相关栏目的百度贴吧中疯狂“爆吧 ”。据了解“朝闻天下”贴吧里满屏都充斥着抗议和要求央视道歉的帖子。吧主和百度方面不得不采取封“爆吧”账号和IP的手段应对,而“顽强”的爆吧者们则用“换小号再来”、“封了我们再注册!”表达捍卫自己“乐园”的决心。被殃及的还有28日转播该报道的《新闻袋袋裤》,这个少儿节目的贴吧同样被抗议的帖子覆盖。

9月22日,《东方时空》的报道同样引起了小玩家们的注意。不过,“爆吧”事件没有重演,百度已经关闭了该贴吧的发言功能。“气人,刚才去东方时空吧,谁知道不让发帖”、“他们怕我们爆吧,把发帖封了起来,吸取朝闻天下的教训”、“别激动,否则又要上报纸”——此刻,小玩家们正在自己的地盘上讨论事情的后续发展。

他们最大的担心是《摩尔庄园》会因为接二连三的负面报道被关闭。那么,《摩尔庄园》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世界呢?

拉锯战:该不该从孩子兜里掏钱

采访中,反对孩子玩《摩尔庄园》的家长并不多,在他们看来,这款游戏没有商业广告,不涉及性和暴力等网络游戏经常被诟病的元素。有小玩家告诉记者,在游戏中“结婚”这个词都没办法输入。妈妈们甚至还会在亲子社区里讨论,哪儿能给孩子买到便宜的“超级拉姆”——“摩尔”宠物的最高级别,拥有特殊技能并且不会被饿死。

淘米科技对这项增值收费服务的定价是每月10元;而在淘宝上,卖家给出的最低价格只需要每月2到3元。在有关《摩尔庄园》的负面报道中,运营商这种从孩子们的口袋里掏钱的行为被强烈质疑;但一个已经拥有“超级拉姆”的小玩家反问:“买个变形金刚不是更贵?”

其实,在讨论儿童网络游戏是否应该收费时,人们似乎忽略了另外一个问题:在众多并不区分成人和儿童的网络娱乐服务中,运营商们已经从孩子们身上拿走很多钱了。

撇开拥有众多“人民币玩家”的《天龙八部》等在线网游不说,单是作为即时通讯工具的腾讯QQ,也一早就推出了各项增值服务。用户装饰自己的QQ空间、扮靓QQ秀形象以及饲养QQ宠物都需要用Q币购买道具维持。针对不同的增值服务,腾讯推出了红钻、黄钻、绿钻等多项包月套餐,每种彩钻“贵族”的费用也是每月10元。一些小玩家们早在《摩尔庄园》出现之前,就已经在使用QQ的付费服务了。

因此,小“摩尔”们无法理解主流媒体的大人们对《摩尔庄园》的抨击,在他们眼里,“这是成人的世界,成人说了算,儿童说的话,顶多是流星那样——最终不了了之!”关于网游,他们反讽道:“大人们说的健康游戏是扫雷。”

心理战:是童言无忌还是网络暴民

钱,并不是家长眼中的主要问题,谈“网”色变的家长担心的是来自网络的负面影响。当《朝闻天下》因报道《摩尔庄园》的负面新闻而被小玩家们组团“爆吧”时,孩子们是否会变成“网络暴民”才是家长们所忧虑的。

“儿童的行为是自然化的,喜欢就非常友好,不喜欢就非常反对,所谓的‘爆吧’也是他们自然的表达行为,他们只是不明白网络上的规则。”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副主任孙云晓说:“儿童文化有很强的模仿性,他们会观察性地去学习成年网民的行为,成年人怎么做,他们就怎么做。”

9月初,一些“90后”小“黑客”声称将“黑掉国内外一切反动网站”。他们在宣言中写道:“90后,我们的身上背负了太多的标签,我们是备受瞩目的一代,我们也是备受质疑的一代……我们不是贴了‘非主流脑残’等标签的孩子,我们是真真正正的热爱祖国的90后青年。”而这些,也正是大人们曾经做过的事。

“今天的孩子如果不上网,他根本就不能适应今后的学习和生活。孩子很需要使用网络,包括网络上的娱乐方式。我们希望成年人为孩子作出榜样。”孙云晓说:“不过,这是不可控的。”他认为,有必要在对青少年的教育中加入媒介素养教育,“在中小学都可以有这样的课程教育,去引导孩子们怎么上网,怎么在网上和人交流。”

小编手记:我们身后站着孩子

给淘米科技投下500万美元的启明创投董事总经理甘剑平曾经表示,低龄网民很可能是互联网下一个金矿所在。因为根据中国互联网协会公布的数字,中国19岁以下人群的网络渗透率达到了35%。

商人们的目光已经在打量上网的孩子们,而我们却没有给予他们足够的关注。在有儿童出现的场合,大人们通常都会谨言慎行,将“少儿不宜”的粗口和段子一一收敛;但在网络的虚拟空间里,面具下恣意挥洒的人们往往会忽略一件事:也许下一个酷酷的跟帖ID背后,只是一个还在背乘法表的孩子。结果,当一些成年人在网络上惯用的“粗口”从孩子们的键盘上敲出来的时候,轮到大人们不适应了。

在采访中,孙云晓举了一个关于“榜样”的例子。在以交通秩序良好闻名的德国,很少有成年人会去闯红灯,在他们看来,成年人有责任给孩子们作出榜样。大人们还会互相监督,制止那些违规的行为,常用的一句话就是:别忘了,我们身后站着孩子!

参与“爆吧”的小玩家们和要“黑掉国内外一切反动网站”的90后小黑客让我们意识到,和用猴皮筋儿打人家玻璃来宣泄不满的我们相比,今天的孩子已经完全不同了,他们迅速接受并广泛使用着更为便捷有效的新技术——网络。和我们一样,他们通过网络学习、娱乐、交流,当然也包括自我表达。

无论在现实生活还是虚拟世界,孩子都是一面镜子。因此,就像我们在十字路口过马路时会留神照顾孩子一样,即使在网上,也需要记得,我们的身后站着孩子。

共2页上一页12下一页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