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用手机好吗 学生是否应该带手机
学生时代有多少学生偷偷的叠起书本,偷偷的拿出手机玩游戏呢?高考将至,又是一年毕业季,又有许多小伙伴们走出课堂,今天小编就为大家盘点了:那些年被老师没收的手机。
据报道,武汉某高级中学德育处老师近日对高二部分班级学生的书桌、书包进行了搜查,当场摔坏了搜出的“没人认领”的手机3部,为了“公平”,有主的iPhone6手机也被当场摔坏,再度引爆了“手机是否该进校园”的话题。在移动互联网时代,手机已经融入了人们的日常生活,严禁学生使用手机, 相当于生硬地将他们与新生事物完全隔开,这对于学生的成长是不利的。
当然,中小学生正处于身体发育、心智尚未成熟、人生观尚未定型、自我控制力较弱的阶段,他们在校园使用手机也不值得提倡。长期使用手机既对身体健康不利,又容易产生攀比心理,增加家长的经济负担,再加之中小学生缺乏明辨手机上不良信息的能力,容易造成不良影响,甚至惹出意外事故。手机早已冲破学校管理的层层防线,进入校园生活的每个角落。要把中小学校打造成学生使用手机的“禁区”,已经非常困难。使用与禁止之间的矛盾,也越来越尖锐。
教师当众摔碎学生手机,不管有何良苦用心,这种行为绝对是不被允许的。一方面,这种简单粗暴的行为,是对学生的极大不尊重,破坏了平等的师生关系,践踏了学生的人格尊严。另一方面,教师为了维护学校纪律的“权威”而不惜损坏学生的合法财产,在依法治国、依法治校治教的当下,是对法治的挑战。而且,这一行为有违教师职业操守,有失一名当代教师的职业品质和修养。
学校教育,除了让学生明白什么是对什么是错以外,更要注意老师的言传身教,因为老师的一言一行,都可能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教师当众将手机摔得“粉身碎骨”,这种简单、过激的行为,容易在学生心中投下阴影,还可能产生消极的示范效应。
鲁迅曾经担心,“多年的媳妇,一旦受尽屈辱熬成婆后,是否会变本加厉数倍于其婆婆”。如果我们的学生受到前述那种不讲道理的教育,在如此环境下成长,真的非常让人担心,他们将来走入社会后会不会更添一些戾气?
当下教育之所以乱象丛生,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一些学校和教师,常常扯着爱的大旗,打着爱的幌子,以对学生负责的名义裹挟了太多的功利与浮躁,对学生施以胁迫和暴力,从而让教育野蛮生长。
其实,手机对于中小学生而言并不是洪水猛兽,当务之急是如何引导他们正确使用手机,因势利导帮助他们用好手机。比如,一些学校鼓励学生利用手机进行网络阅读和在线学习,效果明显;有的推出《学生手机管理办法》,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媒介素养,让学生自觉规避手机带来的负面影响;还有些学校对违反规定在课堂上使用手机的学生,采取暂时代管的处理办法,或者对学生使用手机的时间、地点进行限制,让学生从心理上接受学校和教师的管理和规劝。这些做法比起一摔了之的行为高明多了。
严控手机,就像学校和教师过去担心学生看小说、害怕学生早恋一样,如果一味采取蛮横无理、简单粗暴的方式打压,其结果只会适得其反:学校和老师管得越紧,逼得越厉害,学生反而可能挑战的劲头越大。
如何对待学生的手机,看似简单,考验的却是教育工作者对待教育的情怀和对待学生的态度,体现的是教师们应对新时代、新问题所具有的教育智慧和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