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星形成理论被刷新?美国天文学会上,学者揭露太阳系“bug”
近日,一场全球瞩目的天文学交流会在美国展开。交流会上,来自世界各地的天文学者,交流分享了自己的研究成果。而其中有一个消息的公布,引起外媒争相报道,那就是关于行星形成理论方面的新发现。现在,学界正普遍认可采用的行星形成理论,叫做核心吸积模型。这个理论是我们对太阳系行星形成做出的最完整,并一直被认为是最合适的模型。但是,就在最近,这个模型似乎被刷新了。
按照这个核心吸积模型的理论来说,太阳系中的所有行星形成之初,都和天体之间的质量及运行轨道相关,并且是一个比较固定的互相匹配的模式。然而,学者们发现,在太阳系中一些星球并不符合这个理论模型,比如海王星和土星。海王星和土星之间,质量和轨道距离都有十分冥想的差距。海王星比地球的重量多出17倍,而土星高达95倍。这个差距之间原本是应该形成行星的,但是,NASA的数据中显示,海王星和土星的这个距离里,一个行星都没有。
面对这样这一种情况,我们首先要弄清楚根据这个理论模型,行星到底是怎么形成的?每一个天体在形成之初,其实都是由尘埃和气体组成。按照核心吸积模型,岩石和冰会首先聚集起来,成为行星形成的“核。”这个核拥有这非常强大的吸引力,渐渐的吸引到周围的氢气和氮气。慢慢发展之后,就形成了我们所知道的行星。
但是,如果这吸收的过程中,吸积模型发生变动,就会出现“bug”一样的现象。比如一个正在形成中的行星,如果吸收掉了超出自己质量10倍以外的物质,那么它的吸引力就会变得非常大。这个发展中的行星,会慢慢的,吸收掉周围所有的气体。而当周围的气体都被吸收殆尽了,一颗完整的行星也不可能形成了。这个理论如果正确的话,就正好可以解释海王星和土星之间,为什么会没有行星的存在。
近期的天文学会上,学者们提出了一个新的说法,那就是我们的太阳系,可能弄丢了自己的亚土星。亚土星就是质量在两个极端的行星。我们的科学家们,将目前已知的数十个亚土星,放在核心吸积模型里做了研究,结果发现,现实的亚土星和模型推算下的轨道并不相符。于是,太阳系的一大bug,就这样被发现了。
对于这种现象,科学家们其实给出了一些解释。亚土星在太阳系里并不是真的不存在,但是他们十分稀少,而我们只要有一个强大的技术力量支撑,还是很好检测到的。检测太阳系的亚土星的技术力量,我们叫做引力微透镜。只要掌握了它,太阳系的“bug”就能修复啦。
相关文章
- 中国移动联通电信停止支持eSIM服务 运营商esim一号双终端最新进展消息! 还会恢复吗?
- 华为新手机最新款2023即将新发布上市5G公认最好的折叠手机价格参数
- 抖音里的商城购物车怎么突然没有了?
- 苹果iPhone总销量公布:共卖出15亿台,卖得最好是哪一款?
- 华为首款5G折叠屏手机什么时候发布的 5G折叠屏手机详细配置参数处理器一览 手机笔记本双形态!
- 三星S10什么时候正式发布价格是多少钱?S10配置参数处理器屏幕外观详细分享 挖孔屏+顶尖屏幕,价格大部分人无法接受!
- 华为5G折叠屏手机什么时候在巴展发布价格是多少钱?5G折叠屏手机配置参数处理器详细分享
- 小米9和小米6很像,米9和米6的设计师是同一个人吗?似乎对米9的颜值多了一丝期待
- 2022年新低价荣耀Magic2乞丐版值得买入手吗?配置参数处理器怎么样
- 神舟RTX2060新品会在开学换新季迎来史上最低价吗?神舟RTX2060冰点价攻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