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游戏巴士

开创7nm世代AMDRadeonVII决战RTX2080开箱篇

发表于:2025-02-13 作者:游戏编辑
编辑最后更新 2025年02月13日,曾经,笔者预言NVIDIA与AMD新一代显卡会是架构与制程之争。非常有趣,随着AMD首个7nm显卡RadeonVII的登场,戏言成真,上演2019年首场显卡大战。背城一战,RadeonVII又能否成功呢?

曾经,笔者预言 NVIDIA 与 AMD 新一代显卡会是架构与制程之争。非常有趣,随着 AMD 首个 7nm 显卡 Radeon VII 的登场,戏言成真,上演 2019 年首场显卡大战。科技市场偏好技术领导者( Technology Leadership ),对于此战 AMD 不容有失,对于 Gamers 来说,更期待 AMD 推出高性能的 GPU ,使市场变得“有竞争”,消费者购得价廉物美的显卡。背城一战,Radeon VII 又能否成功呢?

雷声大雨点小的 RTX 革命

NVIDIA 在去年及今年年初一口气发布了全新 GeForce RTX 2060/2070/2080/2080 Ti 显卡,尝试推动实时 Ray-Tracing 革命,掀起升级热潮。可惜的是 GeForce RTX 自发布以来一直雷声大雨点小。先是《 Shadow of the Tomb Raider 》出闸脱脚,并未开启对 Ray-Tracing 的支援,其次是首款支援游戏《 Battlefield V 》在开启 Ray-Tracing 特效后效能不佳,画质方面亦未如宣传中出现重大的改进,皆大大影响用家对 GeForce RTX 的观感。更有甚者, NVIDIA 宣传中的另一利器 DLSS 同样进度落后,在截稿前除了《 Final Fantasy XV Benchmark 》外便没有其他应用。有见及此, AMD 决定采用观望态度,不急于推出 Ray-Tracing 功能的显卡。

7nm 显卡︰从专业到民用的应用

去年传出 GlobalFoundries 放弃 7nm 制程,对于 AMD 造成一定的影响。幸运的是 AMD 把 7nm 制程专业产品的研发工作交予 TSMC ,使 7nm 工作站/服务器 CPU/GPU 不受影响,最终成为新一代消费级 7nm 产品的基础。

首款 7nm 显卡产品属于专业用的 Radeon Instinct 系列,于 “ Next Horizon Event ”中登场。 AMD 表示 7nm Radeon Instinct MI60 比 14nm Radeon Instinct MI25 增加 2 倍的密度,提升最高 1.25 倍效能并在同效能下降低 50% 的功耗,也是业界唯一 Hardware-virtualized GPU ,尽显优势。

全新品牌:二代 Vega 架构的改动

尽管 Radeon Instinct MI60 表现优秀,但 Radeon VII 并没有全部采用,除去较高的双精度( FP64 )效能、多卡互相的 Infinity Fabric Link 技术外, PCI-E 4.0 同样未作保留,相信与支援 PCI-E 4.0 的 Ryzen CPU 尚未发布有关。

不过 Vega 20 所用的加强版二代 Vega 架构将继续保留下来,包括增加频率并减少 Latency ,增加浮点及整数 Accumulators 以提升运算性能,以至增加内存带宽去提升 ROPs 效能等等。对于二代 Vega 架构, AMD 认为足以成为全新的品牌,于是把 Radeon RX Vega 改为 Radeon VII,代表 7nm GPU 时代的来临。

新一代 Gaming 需要 16GB 内存?

据 AMD 方面表示,新一代的游戏及程式均需要更多的内存。 AMD 引述 www.systemrequirementslab.com 的数字,在 2010 年推出的《 Battlefield Bad Company 2 》需要 512MB 显示内存,到 2018 年《 Battlefield V 》便要 6/8GB 显示内存。另一方面, AMD 表示新显卡将定位在 Adobe Premiere 8K Video Encoding 等,据说将需要 11.5GB 内存,超出 GeForce RTX 2080 8GB 以至 GeForce RTX 2080 Ti 11GB 的能耐,会增加游戏延迟时间。

与 RTX 2080/2080 Ti 规格的比较

在测试前,不如让我们先拿 Radeon VII 的规格与 GeForce RTX 2080 等作一比较。首先是与前代 Radeon RX Vega 64 的比较, Radeon VII 在晶体管数目从 125 亿增至 132.3 亿,可见新芯片增加了一些功能,包括内存总线从 2048bit 增至 4096bit 等。受惠 7nm 制程之助,核心面积从 495mm2 减至 331mm2

若与 RTX 2080 比较,两者在内建晶体管数目相若—— 132.3 亿 vs 136 亿,但 Radeon VII 拥有较多的流处理器,而 RTX 2080 把晶体管用在专用 RT Cores 与 Tensor Cores ,可见厂商在功能定位取向的不同。

Radeon VII 规格表

AMD Radeon VII 公版介绍

这次测试是由 AMD 提供的公版,也是产品首批卖街用的版本,以银色为主色,非常适合白色机箱。显卡所用的属标准的 2-Slot 3 风扇散热器,整卡长度为 268mm ,适合大部分机箱使用。

在供电方面,显卡采用双 8pin PCI-E 供电,官方功耗为 300W ,建议采用 650W 火牛。此外,显卡还支援 FreeSync2 Technology 、 Radeon VR ready Premium 、 Radeon Relive 及 Radeon Wattman 等等。截稿前已知  ASUS 、 ASRock 、 MSI 、 PowerColor 及 Sapphire 等 AIB 厂商会推出 Radeon VII ,而 Sapphire 代理 Felton 更表示会于 2 月 7 日晚同日上市,但正式售价待定,而 AMD Radeon VII 官方参考价为 US$699 (折合港币 $5,488 )。

SPEC

GPU 时脉︰ Base(1400MHz), Boost(1750MHz), Peak(1800MHz)
内存︰ 16GB HBM2
内存时脉︰ 1GHz
散热器︰ 3x 2 Slot
界面︰ PCI-E 3.0 x16
显示输出︰ 3x DisplayPort 1.4, HDMI 2.0b
尺寸︰ 268(L) x 120(W) x 42(H)mm

次回预告
2 月 7 日晚上 10 时效能解禁

从架构上来看, Radeon VII 架构有其可取之处,是否能顺利击败 GeForce RTX 2080 ?且看 2 月 7 日晚上 10 时 NDA 后解禁效能。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