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游戏巴士

《流浪地球》观后

发表于:2024-11-16 作者:游戏编辑
编辑最后更新 2024年11月16日,2019年大年初一,电影《流浪地球》震撼上映,口碑爆棚的同时,票房也呈现一发不可收拾之势,可喜可贺。作为大刘的死忠粉,智子一号大年初一就带着家人为电影...

2019年大年初一,电影《流浪地球》震撼上映,口碑爆棚的同时,票房也呈现一发不可收拾之势,可喜可贺。

作为大刘的死忠粉,智子一号大年初一就带着家人为电影《流浪地球》贡献五张电影票。过年嘈杂而忙碌,今日终于偷得半日闲,来和大家聊一聊电影《流浪地球》的一些观后感受,会涉及一些剧透,尚未观影的朋友请三思后再阅读。

首先,要说明的是,电影《流浪地球》与原著有很大区别。要说硬科幻,原著绝对比电影要硬得多。电影《流浪地球》可谓基于原著中流浪地球计划大背景的深度改编,创造了一个全新的故事。而这个故事也只是流浪地球计划过程中的一段小插曲。

中国科幻电影的新纪元

毫无疑问,电影《流浪地球》绝对称得上开创中国科幻电影的新纪元,实现国产科幻片从0到1的跨越。一言以蔽之,电影《流浪地球》用令人相对满意的特效,在太空尺度上讲述了一个极具中国特色且完整的科幻故事。

电影《流浪地球》并没有照搬照抄欧美科幻片的套路,而是融入了不少东方元素和思想。“带着地球一起逃亡”本身就是很好的体现,这不仅是一种极致的浪漫,还暗藏着中华文化中人们对家乡和故土的深厚感情。

考虑到对大刘的狂爱以及中国科幻电影的突破,智子一号会为这部电影打9分,并强烈推荐身边的人去观看。

距离顶级科幻片还有差距

摘除所有滤镜,个人感觉电影《流浪地球》挺一般的,距离顶级科幻片还有差距,不少地方有待提升。有人说,电影《流浪地球》是史诗级科幻大片,真的言过其实了。

这样说可能会引起一些人极度不适。此乃本智子的经验之谈,看完电影在头条上发表类似的感想时就曾招来某些奇人的不爽。对此,有人质问道,“你真的是三体迷吗?”,真是一股“不转不是中国人”的恶臭扑面而来;还有人高呼,“你去拍一个看看!”,纯属“你行你上啊”的狗屁逻辑。

话多饶舌,讲一讲一些个人看法。

电影《流浪地球》的特效还可以再完美一点。比如,地球发动机的细节可以呈现得更震撼一点。要知道,在原著中地球发动机被称为“上帝的喷灯”,高一万多米,比珠穆朗玛峰还高。还有,大反派——木星可以再生动一点。电影《流浪地球》中的木星几乎是静态的,更像是一张照片,而不是活生生的木星。我们看不到木星的自转、大红斑的旋转以及云层的翻涌。受资金和经验的限制,这一切也情有可原。

电影《流浪地球》的人物还可以再饱满一点。说实话,电影中的人物太过简单,不够鲜活,两个小朋友甚至让人觉得略尬。其中有剧本的原因,也有演员的原因。

电影《流浪地球》的剧情还可以再合理一点。电影中的两大设定都有硬伤:木星引力突然增强吸走地球太过牵强;依靠地球大气那点氧气点燃木星推走地球更是不可能。

抛开这些科学硬伤不谈,让智子一号无法接受的是电影中制定拯救地球的计划太过儿戏。由刘启拍著脑袋想出点燃木星推走地球的方案,然后所有人很默契地默认该方案的有效性,把重心放在如何点燃木星上。最后发现,需要牺牲领航员空间站才可能点燃木星,于是刘培强心一横,凭一己之意愿拉上空间站上的宇航员和人类文明火种陪葬。还有,感觉整部电影中联合政府比一头蹲在墙角的狗还没有存在感,这也处理得很不得当。

一个很好的开端

无论如何,这是一个很好的开端,让人看到了中国科幻电影的希望。正如电影《流浪地球》中所说——希望,是像钻石一样珍贵的东西。希望电影《流浪地球》的成功,能引起包括资本在内的全方位关注,点燃中国科幻电影的希望之火。

另外,电影《流浪地球》只是流浪地球计划万里长征的一小步,可以拍前传,也可以拍续集,还有很大的想像空间。希望能借这次东风,后续拍出更多更好的《流浪地球》系列电影。

非凡的意义

《流浪地球》这类太空主题的科幻电影影响力越大,就能引发越多人对太空的兴趣、对星空的思考。星空是什么?是好奇心和想像力飞驰的疆场,不论是对一个民族还是全人类而言,都具有非凡的意义。要知道,地球在宇宙中不过一粒微不足道的尘埃,飞向群星可能才是人类最终的出路。

中华民族是一个农耕文明,数千年以来面朝黄土背朝天。随着近几十年来的飞速发展,基本的物质需求解决了,应该寻求更高的精神寄托,而不是迷失于金钱与利益之中。现在,中华民族可能真的到了仰望星空的时候了。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