坑员工,败光500万,创业路CEO转身变流氓
当你们沉浸在双十一的余欢中时,我却只能给你讲一个悲伤的创业故事:
故事的···哦不,事故的主角是“李东晋和他的我爱洗车”
11月2日晚上十点多,没有声明,也没有正式的公司解散会议,“我爱洗车”CEO李东晋悄悄哒解散了公司QQ群,停用常用手机号,留下了200多万元债务和170名被拖欠工资的员工。
上门讨薪的部分员工
讽刺的是:公司倒闭扔下员工跑了的李东晋竟然是北大法律系毕业,曾拿过昌平区创业大赛冠军。
这是一个“热衷创业”的创业者
李东晋,35岁,北大法律系,“热衷创业”,还未毕业李东晋便和他人合伙在北京大学附近开起了一家咖啡馆。然后,该咖啡馆衍生了一个新项目——包子连锁店
2013 年年底,李东晋开始对洗车感兴趣,随后便拉上老搭档高一凡创立“捷洁洗车”品牌,两个人在洗车工具、工服、车辆等上面都印上了“捷洁洗车”的 LOGO,开始研究标准化展示。这便是我爱洗车的前身。
2014 年年初,李东晋基于捷洁洗车这一品牌注册了公司,并对“提供标准化的上门洗车服务”进行了长达半年的业务员测试。
2 至 3 个月,客户就从 0 积累到了 2000 多,李东晋他的尝试得到了市场的验证,认为洗车频次高黏性好,是一个可进入汽车后市场的入口。
2014 年年底,李东晋带着精心准备的融资计划书,前往中关村融资创业平台融资。凭着“思路清晰、扎实严谨”的演讲“异常顺利”的拿到了 500万。
就酱紫,2014 年 12 月 19 日,“捷洁洗车”改为“我爱洗车”,并在北京市海淀区注册了公司,李东晋为董事长,搭档高一凡任董事。
融到500万,却是走向死亡的开始
公司成立了,团队还没凑够。招聘主管春节后才到岗,而等公司招聘计划制定完成后,春节用工招聘潮已经过去,导致洗车工人大面积空缺。
2015 年 3 月— 4 月,公司的技术、财务等关键员工陆续到岗(这时代这效率不死才怪)。
5 月下旬,随着洗车业务增加,洗车工的大面积空缺严重阻碍了“我爱洗车”的发展,随后公司以中介费 600 元/人的价格四处挖洗车工。
与此同时,有企业出资千万欲收购“我爱洗车”。然而,这一绝佳机会被李东晋呵呵掉了~5 月 31 日,市场总监愤然离职。
截止 6 月 17 日,从公司注册开始算起,181 天,这个洗车队烧掉了 500 万天使投资中的 400万元。
7 月 16 日,洗车队账上资金仅剩 120 万元,仅够支付下月员工工资。与此同时,空缺了一个半月的市场总监到位。
7 月底,账上木有钱咧···然后李东晋跳出来说:1200 万的A轮融资马上到账。(想做大Boss得学会给员工画大饼)
此时,败光了 500 万的老板急中生(ruo)智做了几个决定:
1、李东晋按照股权比例向7名股东(只有一个没上当)借款 180 万,发了工资。
2、李东晋开始修改融资计划书:2 人洗一组车变成1人洗一组车,取消 14 个服务站,兼职人员占比升到 70%。财务数据也一再“调整”尽量让销售业绩显得好看。可惜李东晋仍旧没有融到钱。
3、李东晋提出做洗车商户端开发,设想让“我爱洗车”与星巴克、肯德基等大型连锁商业合作,客户在“我爱洗车”客户端支付,可获得免费洗车一次。李东晋幻想着按照这个模式,预计将有 900 万元至2000万元现金留在“我爱洗车”的账户。(果然人急了,啥怪招都能想粗来···)
4、然后大跃进式的给洗车工下任务:7 月份每组任务 160 单,而 8 月任务量飙到 260 单,当月无一组完成任务。
9 月下旬,“我爱洗车”APP 下载量为 3 万次,注册用户达 7 万人。然并卵,截止到 9 月 25 日,“我爱洗车”仅售出816张洗车卡,每张190 元,共计 15.5 万
9 月 15 日,当月工资未能如期发放。次日,有 13 名美车技师离职,他们大多签字接受工资延迟支付,并放弃追究甲方任何法律责任。
与此同时,李东晋提出零元转让计划(这是侮辱别人的智商么),但此时外界已无人愿意接盘(而 4 个月前,有企业出资千万)。
10 月份,绝大多数员工由观望进而选择离职。10 月 12 日,财务总监和另外 3 名会计集体离职。此时,“我爱洗车”在海淀区小马厂华天大厦 806 办公室到期清退。
11 月 2 日,李东晋静悄悄哒跑了。
“我爱洗车”是如何烧钱的?
“我用过一次,给他们 7 块钱,洗 1 次车,还送 1 瓶玻璃水,两个人足足洗了 40 分钟,这傻子都能算出来,成本远远大于收入。”
这是“我爱洗车”曾经的用户的评价。
“我爱洗车”长时间做活动,洗一辆车一直是 7 元,甚至零元洗车。而当时洗一台车的直接成本是 30 元,包括:洗车工人提成 6 元,固定工资18 元,保险加中介费摊销 4 元,物料消耗及税款等 2 元。
从总投入和总产出进行核算:效益最好的是 7 月份,洗车收入 14 万元。而 7 月份总开支达 200 万元。由此得出,7 月份的日亏损为 6.6 万元左右。而七月份的日均洗车为 320 单左右,平均下来,每洗一辆车亏损 207 元。
“我爱洗车”洗车工最多时有 120 多人,运营 10 个月,洗车总收入为30 万元。想想也是醉了。
洗车O2O死亡名单
云洗车,成立于2013年4月(未融资),于2015年1月关闭洗车业务。
嘀嗒洗车,成立于2014年02月(未融资),于2015年4月关闭洗车业务。
车8,2015年7月中旬宣布关闭上门洗车业务,这距离“车8”上线不过短短数月时间。
赶集易洗车,由赶集网于2014年8月推出,在赶集58宣布合并后,10月1日,赶集易洗车并入58旗下的呱呱洗车,停止原有洗车业务。
e洗车,于2014年6月上线,2015年3月完成由平安创投领投的2000万美元A轮融资,5月份CEO离职,10月份洗车业务停止,显示“系统维护升级中”。
与寒冬无关,随泡沫破碎。O2O 死亡名单越列越长,这并不奇怪,因为很多 O2O 创业项目并不是用户刚需催生的,而是移动互联网潮流催生的。
O2O 只是形式而已,最终还是要回归到用户需求本身。解决的问题是不是用户的刚需?是不是用户愿意为之买单?是不是高频次的消费?这些问题都将决定这个 O2O 项目的生命力。创业者要抛开所谓的 O2O 外衣,去找到这个产业的本质和用户的痛点。
另,苹果君还是想说:
越来越多的创业团队把能否拿到融资作为衡量创业是否成功的标志。老一辈企业家艰苦创收的精神,新潮的创业者根本不在乎 ,他们想尽一切办法融资、融资、再融资,烧钱、烧钱、再烧钱,最后用自己挖的坑埋葬了自己。
更多精彩内容,小伙伴还可以关注苹果园行业资讯站>>>点击进入
- 上一篇
网易再爆出人事相关调整:曾光明等晋升
昨日,网易再次发布人事调整,任命曾光明为网易传媒内容部常务副总编辑,任命刘晶、张伟为网易传媒内容部副总编辑,原内容部副总编辑钭江明停职。 据任命公示, 曾光明负责内容部全面管理;刘晶负责新闻中心、新媒体资讯中心、客户端头条,并向内容部曾光明汇
- 下一篇
慢性病越来越多,远程健康管理未来往哪走?
目前中国高血压患者已达1.7亿人,每年新增300万人,糖尿病患者9500万人,绝大多数病人无法有效控制;心脑血管病患者1.65亿人,发病致死、致残率高;孕妇每年大约2000万人。 慢性病健康管理系统是一种看不见的技术服务,这些服务需要通过不断的努力、大量的投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