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游戏巴士

一直做着很“2B”的B2B,为啥今天才火?

发表于:2025-02-03 作者:巴士阿叔
编辑最后更新 2025年02月03日,在2015年8月29日广州举行的派代第七届年会上,托比网创始人刘宁波发表了主题演讲,题为“B2B:互联网的新机会”。演讲中,刘宁波回答了行业人和投资人普遍关心的七大问题: 1.B2B的历史、现状与未来展望; 2.B2B与B2C的关系; 3.B2B有多大的市场空间; 4.B2B为

      在2015年8月29日广州举行的派代第七届年会上,托比网创始人刘宁波发表了主题演讲,题为“B2B:互联网的新机会”。演讲中,刘宁波回答了行业人和投资人普遍关心的七大问题:

1.B2B的历史、现状与未来展望;

2.B2B与B2C的关系;

3.B2B有多大的市场空间;

4.B2B为什么到今天才火起来?

5.B2B火起来的业务逻辑与商业驱动力;

6、现阶段的 B2B有哪些新的商业机会;

7.B2C人应该更多地参与B2B的改造与建设。

  以下为演讲全文

  大家好!我是托比网创始人刘宁波,大家应该能注意到托比网的域名,2B.CN。2B,不太好听,可B2B人常用这个词来自嘲。我们一直做着很2B的事情,电商中的苦活、累活、脏活,俗称“傻大黑粗”。前几天一位做物流电商的大美女就对我说:以前天天坐办公室的白领金领,不会想到有一天会天天去物流集散地,和物流工人们打交道呢?一亩田也是,用了一个词叫“田间地头”,天天和农民和菜贩子们打交道。这么苦吧,2B还根本不被业界所关注,B2B哪有什么观察家哪有什么自媒体啊。2B人被忽视,被冷落,可心里都做着一个牛B的梦,盼着有一天会被业界所垂怜,被投资人所关注。

  我们看一下数据

  根据托比网投融资数据库的统计,2014年之前B2B获得的投融资每年不到10家,2014年是16家,而2015年至今大半年就已经有68家,总共分布在14个行业。还有12家上市公司参与了B2B创业项目的融资,而农林苗木(主要是农业)、物流货代、钢铁、化工是获得投资最多的行业。

  我们再看看投资人怎么评价B2B风口

  IDG的熊晓鸽认为下一代的BAT会在B2B领域里产生,用BAT对标未来B2B行业中的巨无霸,他的同事牛奎光指出了B2B与B2C的差异,说B2B是“后发制人”的节奏。经纬中国左凌烨称B2B已经排进了国内VC投资的前三名,北极光的张朋认为移动互联网给B2B带来了新的机会。我们知道,投资其实是行业的风向标,投资可以助推整个商业模型的建立,通过补贴也教育各个行业的从业者,被投资的项目会更有机会得到媒体曝光,也可以寻找到更合适的人才,这比创业者单打独斗强。

  回顾下B2B的历史

  B2B第一阶段起源于1999年的阿里巴巴,到2012年衰退,以阿里B2B退市为标志;

  第二阶段从2013年开始,托比研究团队预期这一阶段会持续到2017年,那时候B2B交易模式会比较成熟,行业整合会是一个标志。

  第一阶段的信息平台进化到第二阶段的交易平台,B2B的交易与B2C不一样。B2C很多理解成线上支付,而B2B的重点是售前的匹配,比如人工撮合,另外就是交易后的物流,B2B物流比B2C复杂很多,牵扯到数量级和很多行业因素;再就是金融,这是交易的衍生价值。

  2017年起B2B的应用会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并逐渐发展至高峰,交易模型会走向供需双方自主化通过互联网进行的阶段,平台会剥离出来,通过闭环数据本身通过提供的服务来实现商业价值,做生态的搭建者,而不是简单的截留利润。

  上面我们回答了B2B目前的状态;转向交易的B2B处于资本风口,但商业模型还不够成熟,有待摸索发展。下面我们来回答包括投资人、行业人都关心的6个问题。

  第一,B2B和B2C有关系么?

  这个问题其实不用回答,因为没有B2B就没有B2C,B2B是B2C的上游,B2C不可能摆脱上游供应链,锤子手机无法及时供货就是典型的例子。另一个方面, B2C也正在倒逼B2B发展、调整与适应。举两个例子:

  一是服装行业。品牌的下游对接消费者,而上游对接着经营布料、辅料的厂商、贸易商,以及为品牌提供加工生产服务的加工厂商。管理好上游会发生什么?辛巴达成了服装供应链管理的专家,成为第三方服务商的样板;另一家叫红领的公司,在其个性化服务的背后是强大的对生产材料和流程的管理能力。

  二是数码行业。数码产品面向消费者,上游却有IC元器件、模组的供应商,工业设计和模具制造商、中小型OEM制造商这些角色,这些业务也是B2B。典型的厂家是科通芯城,已经将IC 元器件的分销生意做到了网上,原来单季度GMV约20亿出头,2015年上半年接近60亿,平均一个季度30亿。

  这两个例子让我们看到了B2B和B2C的相关性。那B2B能给B2C带来什么好处?一个是重新定义了上游供应链的结构,帮助B2C做到更快、更敏捷、更大规模。更快就是整个流程的效率提高;更敏捷比如说原来可能需要三到六个月设计、做版、打样出新款,现在一到两个月就完成了,响应速度提升;通过互联网能快速找到新的合作伙伴,突破原有供应链的产能上限,做到更大规模。下游销售渠道的建设能力也会天翻地覆,因为分销渠道也遵守B2B商业法则的,这会解决我们对销售渠道过于集中的焦虑。

  第二个问题,B2B有多大的市场空间?

  我们认为B2B是一直被遗忘在角落里的“金银岛”,这可以从宏观数据和投融资两个维度来分析。

  先和大家分享两组宏观数字:

  第一组是是联合国贸发会议在2015年信息经济报告中提供的,2013年全球B2B电子商务的产值超过15万亿美元,而B2C 只有约1.2万亿美元,就是说B2B占到电子商务大约92.6%的比例。报告里披露的另一个数字也很有意思,电子商务占美国制造业总收入的份额从2002 年的19%提升到2012年的一半以上,电商、互联网正在深刻地影响美国的传统行业。

  另一组数据是艾瑞网对于2014年中国电子商务市场的统计,企业电子商务总共占比73.4%,同样是大头。而中小企业B2B电商市场营收在迅速增长,超过3 成。有朋友会强调,B2B的市占率是在下滑的,没有关系,因为B2B作为B2C的上端,2C获益的同时,2B同样获益。而且2B链条更长。

  这样两组宏观数据说明B2B海量的市场空间价值巨大

  再对比一下投融资层面。美国一家机构做过的调研,称2013年美国完成IPO上市的企业中80%是B2B企业。中美投资数据对比也很有意思,中国对B2B的投资仅占全部投资的5%,而美国达到了40%。我们知道中国互联网发展有很多是借鉴美国的,这表明B2B投资在中国会有巨大的上升空间。

  第三个问题,如此大的市场空间为什么到今天才火起来,而不是更早?

  B2B 和互联网最早的接触在2010年以前,当时更多的提法叫信息化,但结果是失败的。那时候强调的信息化更多希望改造企业内部商务流程,主要从大中型企业着手,决定用的是大领导,真正用的是小职员。使用者觉得这么教条的东西完全不便利,还影响到工作,内部很排斥。政府当时更多喊话为主,对信息化的主体比如用友、金蝶们支持不足;资本热点也不在B端,行业教育用户的成本几乎全扛在信息化软件商这边,难度很大,媒体也一直围绕着B2C。

0